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Ⅰ组)40例,无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Ⅱ组)48例,同步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量12导联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Pd)[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Ⅰ组Pd显著高于Ⅱ组[(51.2±10.6)ms比(37.8±6.9)ms,P<0.001];Ⅰ组Pmax显著高于Ⅱ组[(125.3±12.9)ms比(112.8±12.2)ms,P<0.001];Ⅰ组LAD高于Ⅱ组[(40.6±3.0)mm比(39.1±2.3)mm,P<0.05];两组Pmin、LVEF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均是阵发性房颤的预测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Pd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
推荐文章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P波
阵发性房颤
P波离散度
卡托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卡托普利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参松养心胶囊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561.200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万华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 23 117 7.0 9.0
2 张云霞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 8 41 4.0 6.0
3 林梅瑟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心脑血管科 7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5-4561
33-1177/R
大16开
杭州市环城东路208号
32-11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3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