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大肝癌经羟基喜树碱(HCPT)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为介入后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提高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选择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HCPT并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和卡铂)并碘油栓塞治疗.对所有病例均按脾虚肝郁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湿瘀搏结证、肝肾阴虚证五型进行辨证.以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介入前后的证型分布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介入前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证为主(35%),其次为脾虚肝郁证(23.75%)、湿热蕴结证(18.75%)、肝肾阴虚证(13.75%),湿瘀搏结证所占比例最少(8.75%).治疗组介入后气滞血瘀证病例较介入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介入后湿热蕴结证病例均较介入前增加,以对照组明显(P<0.05).其余各证型介入后分布与介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是原发性大肝癌的最基本病机;介入后多向湿热蕴结证型演变;羟基喜树碱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抗癌散结功效;大肝癌介入治疗后中医辨证应重视清热化湿、泻火解毒.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大肝癌经羟基喜树碱介入治疗前后的证型演变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肝癌 羟基喜树碱 证型演变 经肝动脉灌注栓塞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1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04.2007.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凤媚 28 182 8.0 12.0
2 王芳军 80 448 11.0 17.0
3 周伟生 106 1029 18.0 28.0
4 鲁琳 20 226 10.0 15.0
5 林宜圣 37 231 9.0 14.0
6 李海凤 8 13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0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肝癌
羟基喜树碱
证型演变
经肝动脉灌注栓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中医杂志
月刊
1000-0704
42-1189/R
大16开
中国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
38-5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