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性味不仅反映了中药的药性特征,而且性味通过配伍实现方剂的性味合和.为此,许多学者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量化研究4个方面积极探索方剂性味的配伍规律.目前方剂性味配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深入.今后要加强方剂性味理论研究,尤其是方剂性味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计算机量化研究方面要把精力集中在性味量化参数,影响方剂性味的药物配伍、剂型等因素上,使之在方剂性味研究上取得突破.
推荐文章
中药方剂的配伍研究
中药方剂
配伍研究
发展方向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中药方剂
有效成分
配伍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方剂性味配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方剂 性味 配伍 综述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9.1
字数 47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07.11.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永光 64 1274 20.0 33.0
2 胡波 12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剂
性味
配伍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