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掌握市区蜚蠊种群动态变化,以及城区范围区蜚蠊侵害及消长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定点、全年连续进行蜚蠊动态监测.结果 2004~2006年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全年均有活动,平均密度0.95只/(盒·夜),7~9月份密度最高,幼虫:成虫之比为1.76:1,雌虫:雄虫之比为1.33:1.结论 集安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原来两种生境向不同生境进行扩散,种群密度增加了3倍.
推荐文章
吉林集安市团结一带铅、锌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铅、锌多金属
地质特征
岩浆热液
构造破碎
蚀变
矽卡岩型
基于空间重构的集安市空间缝合方法研究
空间重构
交通引导
空间句法
集安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集安市蜜源植物地理学研究
蜜源植物
地理学
开发利用
集安市香料植物地理学研究
香料植物
地理学
开发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安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境 蜚蠊 种群动态 消长情况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8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洁 2 13 1.0 2.0
2 佐桂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境
蜚蠊
种群动态
消长情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
月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