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月本院住院的3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同期检测30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热期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25.64 P<0.01);恢复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下降,但仍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4.00 P<0.01);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87 P<0.01).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t=6.28 P<0.01;恢复期t=4.34 P<0.01);急性期随KD患儿IL-15水平升高,ESR也相应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371 P=0.044),但与外周血WBC计数、CRP和血清清蛋白(ALB)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IgG存在正相关性(r=0.372 P=0.043).结论 IL-15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IL-15可能促使免疫细胞大量激活,进而介导组织免疫病理损伤.IL-15水平变化反映KD的病情状况,可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线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崎病患儿白细胞介素-1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儿童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免疫与疾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5-6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9
字数 2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5X.2007.09.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 8 23 3.0 4.0
2 王荣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 5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细胞介素-15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