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改进的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6~59岁,平均32.5岁.4例并发神经损伤,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45°(10°~55°).均应用组合式植骨+组合式内固定方法重建肱骨髁部.结果:1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2例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术后4.5个月(3.5~10.0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改善.按照HSS肘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7.16±1.75)分与术后平均(89.53±2.67)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317,P<0.01).结论:组合式植骨+组合式内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真正实现肱骨髁部的解剖重建和多点位、多维空间的加压固定,同步实现骨愈合与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内外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多次术后骨不连
骨不连
肱骨
外固定架
内固定
植骨
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
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植骨术
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微创治疗
内固定术
骨不连
自制中空骨铲
微切口
微创植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组合式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愈合 骨移植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骨不连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7.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禹宝庆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49 625 11.0 23.0
2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181 1700 22.0 30.0
3 许硕贵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150 1171 18.0 26.0
4 张春才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197 1978 21.0 33.0
5 王家林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57 516 12.0 20.0
6 张鹏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51 291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愈合
骨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