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表达了如下思想: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石,由此才有效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分配过程,又是现实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依据;②生产费用价值论或者均衡价格论颠倒了价值决定的因果关系,由此所引申出来的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或要素分配论,完全站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立场;③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并没有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分配理论,而是一种直接以劳动为计算单位的按劳分配(实物分配)的理论;④现实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因而要建立一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即以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量和实现的价值量作为分配的尺度,而不是套用被马克思批判过了的三位一体分配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因此,建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量决定并实现的价值进行分配,这就是马克思价值论和分配论的意义及价值。
推荐文章
论《资本论》的时代价值
资本论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身心一体:儒家与马克思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
儒家
人与自然
身心关系
《资本论》的方法论分析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分析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存在论意义
马克思
价值形式
存在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的价值论对生产费用论和三位一体分配论的批判及现实意义——读《资本论》札记
来源期刊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马克思价值论与分配论 生产费用论与要素分配论 社会主义新分配论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F01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南丽 云南大学马列部 2 0 0.0 0.0
2 刘俊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价值论与分配论
生产费用论与要素分配论
社会主义新分配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物业(中旬刊)
月刊
1671-8089
53-1179/N
16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北站)SOHO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1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8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