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探讨动脉闭塞(包括动脉栓塞和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疾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①导管内灌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或留置导管持续溶栓治疗;②机械导管碎栓负压抽吸伴药物溶栓治疗;③对局限狭窄采取经皮球囊扩张(PTA)和支架成形术.其中锁骨下动脉1例,骼动脉6例,股动脉5例,胴动脉2例,胫前、胫后及腓动脉和足部动脉2例.结果 PTA(球囊扩张成形)或支架置入术后狭窄段的血管腔复通率100%,溶栓术后,血栓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患肢远端血运明显改善或恢复,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DSA或B超随访,动脉均保持通畅.其中1例介入术后1周,因高血压病脑干出血死亡;3例脉管炎血栓坏疽者;2例截肢.结论 采用急诊机械性和药物性溶栓术,结合PTA和支架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可有效地解除动脉闭塞,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
推荐文章
内膜下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内膜下技术
动脉闭塞
通畅率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急诊手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
脑卒中
血栓形成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介入 PTA或支架成形术 压抽 溶栓治疗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5-89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4.4
字数 1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775.2007.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娄明武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99 460 11.0 13.0
2 张启周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8 45 4.0 6.0
3 林焕兴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16 62 4.0 7.0
4 刘丽国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介入科 5 6 1.0 2.0
5 许云龙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9 27 3.0 4.0
6 刘哲辉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6 12 2.0 3.0
7 张宏光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介入影像科 10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闭塞
介入
PTA或支架成形术
压抽
溶栓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学
月刊
1004-5775
23-1326/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农场街31号
14-29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9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