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了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新生内膜和再狭窄形成的过程及其细胞来源.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0只日本大耳白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模型的标本进行分析,分别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肌动蛋白(α-actin)、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表达的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组,均可以见到内膜增生和再狭窄形成.PCNA在切除术后60 d内有高表达,α-actin和PDGF在30 d内有高表达,而PDGF-R在各时间段均无高表达.结论:新生内膜形成是由于平滑肌细胞激活后,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结果,在内膜切除术后早期(60 d内)平滑肌细胞的激活与PDGF等细胞因子有关,在晚期(90 d)可能与炎性细胞浸润或泡沫细胞形成有关.
推荐文章
大鼠和兔颈动脉再狭窄模型比较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球囊损伤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大鼠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相关细胞因子
动脉内膜切除术,颈
颈动脉狭窄
细胞因子
家兔急性心肌梗死CTnI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CTnI
免疫组织化学
急性心肌梗死
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免疫组织化学 颈动脉狭窄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07.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只达石 天津市环湖医院放疗科 108 758 15.0 22.0
2 郭阳 天津市环湖医院放疗科 16 53 4.0 6.0
3 姜炜 天津市环湖医院放疗科 33 99 6.0 8.0
4 吕仲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疗科 18 11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免疫组织化学
颈动脉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