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并发展一种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5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和85例儿科常见病患儿血清,筛选血清差异蛋白,以血清差异蛋白质峰为预测变量构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血清诊断模型.结果 简化血清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3、88.37%、97.06%、82.78%、78.57%和97.73%.结论 血清诊断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病例与对照,对诊断室间隔缺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推荐文章
应用蛋白质芯片筛选壮族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
室间隔缺损
标志蛋白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组学
应用蛋白质芯片筛选汉族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
室间隔缺损
标志蛋白
蛋白质芯片
蛋白质组学
汉族
实时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实时四维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
单纯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物SPARC的验证研究
室间隔缺损
SPARC
血清标志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探索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诊断 诊断模型 蛋白质组学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800,8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3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7.05.0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小云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91 663 13.0 18.0
2 仇小强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97 710 15.0 20.0
3 李永红 45 280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间隔缺损
诊断
诊断模型
蛋白质组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