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腹涨(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死亡3例(2.9%).结论:药特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推荐文章
药物性肝损害198例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
分析
急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112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毒副作用
药物性肝损害诊治研究近况
药物
药物性肝损害
诊断
治疗
216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
抗肿瘤药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物性肝损害103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特点 中药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2-133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69.3
字数 2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213.2007.09.0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民 大庆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7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特点
中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