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研究了土壤耕作、秸秆还田两项技术措施及其交互效应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常规耕作、免耕、耙耕、深松4种土壤耕作技术与无秸秆还田、秸秆全量粉碎还田两种秸秆还田量构成8个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出苗率、群体动态、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免耕小麦出苗率仅60.2%,群体过小,产量显著低于常规耕作;耙耕、深松在与常规耕作相同播量下能形成适宜的群体,且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常规耕作,分别比常规耕作增产8.15%和6.91%;经作用力分析,耕作措施是影响冬小麦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的最重要因素,作用力大于秸秆及秸秆×耕作交互效应.
推荐文章
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秸秆
土壤含水率
耕作
少免耕
还田
极端土壤水分
产量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冬小麦
产量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冬小麦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产量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冬小麦 生长状况 产量构成 作用力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与土地整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341.1
字数 5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819.2007.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堂原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74 1984 24.0 43.0
2 李增嘉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67 1959 24.0 43.0
3 郑延海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8 259 5.0 8.0
7 韩宾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5 331 4.0 5.0
8 王芸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8 275 4.0 8.0
9 史忠强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 20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84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4)
同被引文献  (827)
二级引证文献  (153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4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1(77)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2(7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3(128)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14(211)
  • 引证文献(30)
  • 二级引证文献(181)
2015(177)
  • 引证文献(26)
  • 二级引证文献(151)
2016(243)
  • 引证文献(23)
  • 二级引证文献(220)
2017(220)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05)
2018(20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2)
2019(22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11)
202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冬小麦
生长状况
产量构成
作用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