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评价北方水蚀风蚀交错带地区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及其对土壤碳固存潜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及其退化后形成的次生草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SOCD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0~100 cm土体的SOCD普遍较低,变化范围为1.18 ~2.81 kg C m-2,略高于地球上荒漠带的水平(1.4 kg C m-2),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中部(4.46~9.95 kg C m-2)与全国(11.52 ~12.04 kg C m-2)的平均水平.但是当土地利用方式由农田转变为人工草地以后,以及随着人工草地向长芒草(Stipa bungeana)次生天然草地的自然演替,SOC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最大可达72%,土壤表现为明显的碳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0 cm SOCD的变化顺序为:灌木林地(2.11 kg C m-2)>次生天然草地(1.95 kg C m-2)>人工草地(1.91 kg C m-2)>弃耕地(1.69 kg C m-2)>农田(1.68 kg C m-2),但统计差异不显著,意味着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相对较小,该地区土壤固存CO2的潜力并不大,发育较好的次生天然草地0~100 cm土体SOCD平均仅为 2.20 kg C m-2.对SOCD垂直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SOC主要固存于表层0~20 cm土壤,而且与0~100 cm 土体的SOCD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表层观测值可以有效估计0~100 cm土体的SOCD,估计误差为9.9 %(0.18 kg C m-2).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
草地
土壤
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黄土高原
刺槐
人工林
土壤
有机碳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黄土高原
土壤类型
有机碳矿化
理化性质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估算及其分布规律分析
黄土高原
土壤有机碳
水土保持
全球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黄土高原北部 水蚀风蚀交错带 人工草地 植被恢复与重建 土地利用变化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9-2287
页数 9页 分类号 Q142|Q16|Q948|S153.6+2|S158.3|S541|X1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7.06.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51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545)
二级引证文献  (776)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3)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4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2(5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3(6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4(8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5(8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6(10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3)
2017(12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2)
2018(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0)
2019(10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8)
2020(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有机碳密度
黄土高原北部
水蚀风蚀交错带
人工草地
植被恢复与重建
土地利用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