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诱发因素,探讨消化道出血对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及早期防治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病毒性脑炎惠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5.6%(46/129),其中轻、中、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7%(4/46)、35.8%(19/53)和76.7%(23/30),可见病情越重,出血发生率越高(P<0.01);出血发生在病程的第1~5 d者占87%.发生消化道出血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治愈8例,好转22例,自动出院12例,死亡4例. 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危重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剂量激素和/或退热药的使用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早期防治对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小儿病毒性脑炎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
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病毒性脑炎鼻饲方法的改进
鼻饲
方法
病毒性脑炎
胃潴留
误吸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消化道出血 儿童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9|R573.2
字数 3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04.2007.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法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75 674 13.0 23.0
2 罗和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586 3775 26.0 36.0
3 刘振玲 22 157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脑炎
消化道出血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学
半月刊
0253-4304
45-1122/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48-29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5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2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