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中Tau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程度,研究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采用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1区Tau蛋白、蛋白磷酸酯酶2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手术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Morris水迷宫隐藏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摸索试验时间减少;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疏松,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异常;手术组大鼠神经元中Tau蛋白含量增多,蛋白磷酸酯酶2A减少,以一个月时最明显.以上结果表明Tau蛋白表达增多及过度磷酸化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作用.
推荐文章
免疫细胞在血管性痴呆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血管性痴呆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细胞
肉苁蓉总苷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和血清p-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
肉苁蓉总苷
血清p-tau蛋白
认知功能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临床痴呆程度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
水迷宫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Tau蛋白 蛋白磷酸酯酶2A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昱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 95 720 16.0 21.0
2 张馨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 12 30 3.0 5.0
3 孙蓉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 4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性痴呆
Tau蛋白
蛋白磷酸酯酶2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