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全膝置换手术的患者与日俱增,术后肿胀和疼痛仍未很好的解决.冷冻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降低细胞代谢、血流速度、炎症反应、水肿、疼痛、痉挛、皮肤肌肉关节内的温度、渗透性、神经传导速度.因此,全膝置换手术后进行冷冻疗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冷冻疗法包括冰袋、化学冰袋、可充气式臂带装置(包含冰水和具有压迫性)、制冷器和套袖连接的循环装置.运用冷冻疗法的时间从创伤后立即到伤后1~3 d,持续时间和频率各异.其中持续性冷冻疗法(制冷器和套袖连接的循环装置)可以较好地减轻肿胀,减少出血量及止痛药的用量,同时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持续性冷冻疗法的皮肤温度应控制在10~15 ℃,根据敷料的厚薄适当调整机器温度.
推荐文章
持续冷冻压迫疗法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膝关节置换术
冷冻压迫疗法
包扎法
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负压引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活动锻炼的临床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被动活动
物理治疗
功能恢复
全膝置换术后负压引流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高负压引流
骨科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膝置换术后的持续性冷冻疗法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低温,人工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7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俊 上海交通大学六院临床医学院 71 366 10.0 18.0
2 蒋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5 6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1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4(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低温,人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