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膀胱内给予三磷酸腺苷(ATP)、磷酸吡哆醛(PPADS)对正常及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 stability, DI)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雌性SD大鼠DI模型,以正常雌性大鼠作对照,分别膀胱内给予嘌呤能受体激动剂ATP和阻滞剂PPADS,行充盈性膀胱测压,观察正常和DI大鼠膀胱贮尿期和排尿期功能的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的DI大鼠模型,成功率72%.ATP使两组大鼠膀胱功能容量减小,排尿间隔时间缩短,正常无DI大鼠70%发生逼尿肌不稳定收缩.PPADS使两组大鼠膀胱功能容量增加,排尿间隔时间延长,DI组大鼠不稳定收缩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嘌呤能受体在膀胱排尿反射和逼尿肌不稳定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豚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的改进
豚鼠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不稳定
动物模型
不稳定逼尿肌中Cx43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缝隙连接
细胞间通讯
Cx43
逼尿肌不稳定
反义核酸
清醒大鼠膀胱测压建立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模型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不稳定
膀胱测压
逼尿肌兴奋性及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不稳定
兴奋性
肌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膀胱内灌注ATP、PPADS对大鼠逼尿肌不稳定的影响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TP 逼尿肌不稳定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R334.3|R694.5
字数 33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7.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315 2161 20.0 32.0
2 方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76 426 12.0 15.0
3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93 541 12.0 18.0
4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78 570 12.0 20.0
5 郭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 5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TP
逼尿肌不稳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相关基金
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