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目视化常见角膜致病真菌基因芯片.方法 将6属12种角膜致病真菌设计合成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加尾后,固定于带正电荷尼龙膜的相应区域,用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对12株标准菌株和82株临床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固定有寡核苷酸探针的尼龙膜进行反向斑点杂交,观测相应区域的斑点显色情况.结果 12种真菌均产生了530~630 bp的PCR扩增产物,得到了具有各自特征的杂交后生物素-亲和素斑点显色图谱,可直接从该图谱上判断不同菌种.对82株临床分离株的检测敏感率为84.1%,未出现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结论 利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制备目视化基因芯片,能够在3~4 h完成对我国临床上常见的12种角膜致病真菌的菌种鉴定,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
推荐文章
常见角膜致病真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实验
眼感染,真菌性
真菌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目视化乙肝病毒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
目视法
优化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芯片技术在常见肠道致病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
肠道致病菌
细菌培养
高通量
基因芯片检测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方法研究
腹泻病
致病菌
多重PCR
基因芯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目视化常见角膜致病真菌基因芯片的构建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角膜病 真菌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2.21
字数 18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7.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声桃 30 181 8.0 12.0
2 张英朗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6 32 2.0 5.0
4 王丽娅 86 502 11.0 16.0
5 李智涛 15 8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芯片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角膜病
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