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亲亲"、"尊尊"概述"亲亲"、"尊尊"最早作为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礼核心内容的体现,其意为亲近该亲近的人,尊重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执行,亦要在贵族间、贵族与平民间、君臣间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它要求社会中的个人要遵循礼的规范,不能超越自己地位等级,从而形成有序的统治格局.《唐律疏议》(下简称《疏议》)是我国现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法律文献,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封建法典,《疏议》的目的在于维护以皇帝为首的等级制和以家长为主的家族制,体现浓厚的封建意识."它以礼为中心,以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为支柱,横筑全部法律理论体系."(《唐律疏议》点校说明第5页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8)而礼的核心在于"亲亲"、"尊尊",在于强调等级名分,贵贱有别,正所谓"礼典义立,则贵贱等矣."统治者将"亲亲"、"尊尊"的思想上升到法律的层次来维护君主专制和宗法制,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运转,这一点在"十恶"中体现尤为明显.2"亲亲"在"十恶"中的体现礼曰:"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疏数之交也."亲亲作为礼的基本精神之一,在十恶中表...
推荐文章
罗西尼雅尊商务传承系列
传承
商务
简约风格
视觉识别
腕表
品牌
新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议"十恶"与"亲亲""尊尊"的关系
来源期刊 商情(科学教育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五服制 亲亲 十恶 唐律疏议 基本精神 唐代法制 不孝罪 亲属关系 犯罪行为 主要表现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服制
亲亲
十恶
唐律疏议
基本精神
唐代法制
不孝罪
亲属关系
犯罪行为
主要表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