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监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FQ-PCR检测102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感染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带血的HBV DN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感染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带血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新生儿脐带血的HBVDNA阳性率为16.7%(17/102),高于脐带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10.8%,11/102)P<0.001;102例乙肝孕妇中有29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其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为48.3%(14/29),高于孕妇HBeAg阴性组的阳性率(4.1%,3/73)P<0.001,新生儿脐带血的HBV DNA阳性率随孕妇HBVDNA含量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 FQ-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是诊断乙肝宫内感染的良好而敏感的筛选指标;孕妇血清HBV DNA高含量是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推荐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
肝炎病毒,乙型
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肝炎病毒,乙型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宫内感染
预防与控制
妊娠
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
疾病传播
垂直
免疫失败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HBV)
体外感染
宫内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61
字数 3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07.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忠英 38 100 5.0 7.0
2 黄松洁 7 22 3.0 4.0
3 谢华斌 10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
半月刊
1672-9455
50-116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5楼
78-157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80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97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