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按此规定,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应当看犯罪分子的行为是否得逞.而如何看待犯罪的得逞与未得逞,刑法理论界大体有结果说、目的说、构成要件说三种观点.通说采取后者,即认为应当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作为区分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准,具备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是犯罪既遂,反之是犯罪未遂,也就是说,犯罪是否既遂,标准应当是立法机关在刑法分则中对该种犯罪构成的描述.刑法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为盗窃罪.但盗窃罪既遂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刑法学理论上存在诸多分歧,有必要对各派学说加以评析,吸收它们的合理性因素,摒弃它们的缺陷和不足.1盗窃罪既遂标准的诸种学说关于盗窃罪既遂标准,在德日刑法理论上主要有4种观点:①接触说.认为行为人的手接触到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时就是既遂.②隐匿说.即认为行为人将财物隐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场所时才是既遂.③转移说.即认为行为人将财物转移到其场所的就是既遂.④取得说.认为行为人排除他人的占有,将财物转移给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时即为既遂.[1]在上述各种见解中,取得说是通说....
推荐文章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问题研究
盗窃罪
诈骗罪
交付
交付行为
浅析入室盗窃被判非法侵入住宅罪
入室盗窃
非法侵入住宅罪
犯罪构成
司法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盗窃罪既遂标准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 商情(科学教育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盗窃行为 行为人 非法占有 盗窃罪 实际控制 盗窃犯罪 既遂标准 控制说 公私财物 犯罪既遂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盗窃行为
行为人
非法占有
盗窃罪
实际控制
盗窃犯罪
既遂标准
控制说
公私财物
犯罪既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