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制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及机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坦索罗辛缓释片;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评价多种因素对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并与普通片比较缓释性.结果:HPMC用量及制片压力对释药影响最大,二者最佳值分别为25%、8~11 kg时缓释效果最佳,缓释片与普通片0.5 h时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10%、50%.结论:所制缓释片缓释效果优于普通片,其释药特性为药物扩散与溶蚀协同作用,释放机制为非Fick扩散.
推荐文章
盐酸坦洛新(坦索罗辛)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
盐酸坦洛新(坦索罗辛)缓释片
盐酸美金刚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盐酸美金刚缓释片
HPMC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
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盐酸帕罗西汀
肠溶缓释片
体外释放
辛伐他汀胃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辛伐他汀
胃漂浮型缓释片
正交实验
体外释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盐酸坦索罗辛 缓释片 释放度 释放机制
年,卷(期) 2007,(19)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3-14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4|R971+.9
字数 3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408.2007.1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先秋 四川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30 188 7.0 12.0
2 宋航 四川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130 778 14.0 20.0
3 唐小海 5 44 4.0 5.0
4 谢萍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12 182 8.0 12.0
5 马丽芳 四川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27 105 6.0 9.0
6 冉茂盛 四川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4 10 1.0 3.0
7 宋鑫 4 4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盐酸坦索罗辛
缓释片
释放度
释放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30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