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骨小梁微构筑在骨质疏松中的变化已引起广泛关注,骨质疏松后骨小梁的节点数减少,游离末端数增加,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小梁重建的电镜变化,分析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1999-09/2000-02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36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40~280 g.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时间点6只.方法:卵巢切除组饲养1周后双侧卵巢切除.对照组不切除卵巢.于术后4,8,12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胫骨近干骺端骨小梁各区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对术后12周胫骨近干骺端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细胞器的结构变化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通过电镜对骨小梁微构筑的分区观察分析去卵巢后骨的重建过程.②观察骨小梁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①扫描电镜显示:骨小梁骨重建活动分布于骨小梁微构筑各个部位,但以St,Nd-St区最显著;卵巢切除后骨小梁穿孔、断裂多见于水平骨小梁,骨小梁网状结构4周时完整,第8周和第12周后逐渐被破坏,12周最严重;卵巢切除后骨小梁表面的胶原纤维逐渐变得杂乱、稀薄.②透射电镜显示:卵巢切除后12周大鼠胫骨破骨细胞的形态结构观察发现,功能活跃的破骨细胞较多见.破骨细胞对骨质进行吸收时,紧紧贴附于骨质表面,将指状突起伸向骨质深处,指状突起形状、大小相差悬殊.指状突起周围可见透亮区.破骨细胞多核,胞浆丰富,胞浆内含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滑面内质网和大量的线粒体.细胞体内见大小不等、电子密度不均的溶酶体包含物.成骨细胞少见,胞体边缘不光滑,周围出砚骨陷窝轮廓.结论:卵巢切除后骨小梁St,Nd-St区骨重建最活跃,这可能是骨质疏松时骨小梁节点数减少而游离末端数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