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7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生理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选择雄性6个月龄Wistar大鼠150只,体质量(280±20) g,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对照组,每组50只.实验方法:实验采用分批造模,分别于第1次造模术后7,14,21,25 d继续造模,于最后一批造模并针刺治疗3 d后将全部大鼠麻醉后统一处死取材.实验评估:即在术后及针刺治疗3,7,14,21,28 d观察各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同时采用半定量的统计方法,每只大鼠取3张相同部位切片(坐骨神经远端),随机取10个视野,求其细胞阳性数的算术平均值.根据阳性细胞数目及染色的深浅,将阳性结果分为4级并依次打分:±((-x)<5,1分),+((-x)=5~10,2分),++((-x)=10~20,3分),+++((-x)>20,4分),套用Ridit公式进行统计.结果:纳人大鼠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损伤坐骨神经段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在3 d时开始增多,至第14天时,含量及浓度均达到高峰期,但该阶段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4 d以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开始下降,电针组与手针组下降较慢,而对照组下降较快.进行Ridit检验后发现,第21天时,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28天时,电针组、手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优于手针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过程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有明确的相关性,针刺疗法可以延长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分泌时间及含量,且电针组优于手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