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登革热的成年患者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成年登革热患者共299例,病毒基因型均为I型,按年龄、性别匹配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无并发肝损害组作为对照组、共134例,另一组为发生肝损害组、共165例,两组分别在体温峰值、有无皮疹、有无使用退热药、血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体温峰值和皮疹的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两组在有无使用退热药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2006年广州市成年登革热患者,体温峰值越高或者发生皮疹者,发生肝损害的机会越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免疫病理有关.
推荐文章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功能损害
相关因素
Graves病患者甲亢性肝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Graves病
肝功能
甲状腺激素
TGAb
TMAb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功能损害
相关因素
儿童登革热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登革热
儿童
肝功能损害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登革热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热 肝损害 相关因素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28,6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8
字数 2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7.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粤湘 16 132 6.0 11.0
2 秦红波 8 25 4.0 4.0
3 常株洲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热
肝损害
相关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