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形式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由于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变化,我国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规定由强制要求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变为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但是我国对于《CISG》第11条所作的保留仍然存在,其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规定相抵触.本文通过阐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作用以及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重点分析《CISG》与我国《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的冲突,并针对我国目前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对该问题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推荐文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对保险利益的影响
海商法
买卖合同
保险利益
影响
正确签订FOB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延迟交船及仓储费用条款
FOB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船舶派遣通知条款
延长交船期间条款
仓储费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与规避措施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法律风险
规避措施
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履行“根本违约”的探讨
根本违约
违约救济
预期利益
实质性损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对《CISG》第11条保留与《合同法》适用冲突的思考
来源期刊 特区经济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国际货物买卖 合同形式 《CISG》 《合同法》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与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
字数 34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714.2007.07.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燕 上海海关学院法律系 22 6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国际货物买卖
合同形式
《CISG》
《合同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区经济
月刊
1004-0714
44-1032/F
大16开
广东省深圳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21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838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