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的持续使用时间和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个消毒监测阶段分为3个组.第1组为48份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监测;第2组经改进消毒方法后的55份湿化瓶进行监测;第3组经改进吸氧装置各环节消毒措施后,对58份持续吸氧的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并对改进消毒前后的湿化瓶、湿化液及持续使用湿化液每天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和持续使用后第1天的湿化液的细菌监测合格率,改进消毒方法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组持续吸氧后湿化液第6天与第1天的细菌数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化瓶、湿化液改进消毒方法后细菌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 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的第6天必须更换消毒,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定时更换消毒湿化瓶,既能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推荐文章
甲醛加热熏蒸消毒用于氧气湿化瓶法的临床研究
氧气湿化瓶
甲醛
加热熏蒸消毒
碱性清洗剂联合中性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效果观察
清洗剂
氧气湿化瓶
清洗
消毒
细菌
监测
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的包装及效期研究
氧气湿化瓶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
包装
有效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方法及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现代护理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细菌监测 效果观察
年,卷(期) 2007,(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5-24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2.1
字数 1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7.2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淑音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气湿化瓶
细菌监测
效果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旬刊
1674-2907
11-5682/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7-301
82-35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84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1770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