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布洛芬口服液退热的疗效.方法 将255例发热病人随机分为布洛芬组130例,对乙酰氨基酚组125,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7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15 mg/(kg·次),记录用药后1~6 h的体温变化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布洛芬组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1.0h之内退热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2h后布洛芬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4h后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开始回升,退热率达85.5%,而布洛芬组在用药后6h仍有退热作用,6h退热率达9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布洛芬对小儿高热的退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推荐文章
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硫糖铝混悬液
制备
临床疗效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观察及护理
布洛芬混悬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
接受程度
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环切术
布洛芬混悬液
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布洛芬口服混悬液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儿童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儿科疾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分类号 R720.597
字数 14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07.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万春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 6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