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慨述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最新临床应用,介绍其治疗效果与机械制造机制的关系.资料来源:检索Pubmed 2000-01/2006-12与心脏永久性起搏器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pacemaker,application".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期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起搏器,治疗",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心脏起搏器最新临床应用相关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性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起搏器最新l临床应用的文章共203篇.其中31篇符合标准.资料综合:起搏器通过模拟正常心肌细胞的起搏、传导功能,替代无法正常工作的心肌细胞以保证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工作的顺序和完整、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脏的正常射血及全身的有效血供.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也从传统的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多种疾病,心电衰竭、心电紊乱和部分非心电性心脏病是当今起搏器治疗适应证的三大方面.随着起搏器微型化进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诊断及心内膜电生理标记的发展,现代起搏器能够为那些具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提供更先进的诊治方法,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结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通过模拟正常心肌细胞的起搏、传导功能,可应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①通过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②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③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④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⑤治疗长QT间期综合征.⑥治疗直立性低血压.⑦治疗单纯P-R间期延长.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推荐文章
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64例临床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人工
17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总结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
88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起搏器植入
病窦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围术期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
术后并发症
护理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起搏器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年,卷(期) 2007,(4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3-82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13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40.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全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医院心内科 96 482 11.0 16.0
2 吴笛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起搏器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