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例分析,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的病因、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校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术后病理分期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同时记录了身高与体重,中体重指数(BMI)>32的18例(占75%).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病理分种期Ⅰ期10例(占33.3%),其中Ⅰa期3例,Ⅰb期3例,Ⅰc期4例;Ⅱ期7例(占23.3%),其中Ⅱa期3例,Ⅱb期4例;Ⅲ期为6例(占20%),其中Ⅲa,Ⅲb,Ⅲc期各2例;Ⅳ期7例(占23.3%),且均为Ⅳb期.30例中有15例(50%)已发生宫外转移.11例癌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其术后分期Ⅰ、Ⅱ、Ⅲ、Ⅳ分别为1、2、4、4例,而3例高分化者均为Ⅰ期;9例浅肌层浸润者2例(占22.2%)发生宫外转移,18例深肌层浸润者,13例(占72.2%)发生了宫外转移,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肌层浸润程度越深,其宫外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肥胖等因素与UPSC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肌层浸润程度越深,宫外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推荐文章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肿瘤
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病理学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肿瘤
腺癌,乳头状
病理学,临床
妇科浆液性乳头状恶性肿瘤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细胞粘附分子
妇科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3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临床病理 手术病理分期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预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7-23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
字数 49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507.2007.12.0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慧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195 742 13.0 17.0
2 王红静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80 570 13.0 20.0
3 童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2 2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癌
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临床病理
手术病理分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