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长龄壮秧对超稀植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T1(30 d)、T2(42 d)T3(54 d)3个秧龄处理,研究B优827、岗优725和D优527超稀植时的生长及产量情况.[结果]随着秧龄的延长,3个品种的最高分蘖期推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单株最大茎蘖数无明显差异.岗优725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为T1>T2>T3,其余两品种的为T2>T1>T3.3个品种T3处理的二次分蘖穗占总有效穗的比例下降,三次分蘖穗的比例增加.B优827和D优527的实收产量为T1>T2>T3,岗优725的为T2>T1>T3.不同品种对秧龄长短的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秧龄对超稀植杂交稻的分蘖动态、有效穗及其组成、经济性状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良好管理的基础上,合理选用品种,长龄壮秧超稀植杂交稻仍能保持高产水平.
推荐文章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杂交稻
单本密植机插
干物质
辐射利用率
产量
广西杂交稻产量、米质及抗性综述
杂交稻
选育
产量
品质
抗性
模拟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影响的研究
模拟酸雨
杂交稻
常规稻
野生稻
不同品种杂交稻稀播旱育长龄秧发根力比较
杂交稻
稀播旱育
长龄秧
发根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龄壮秧超稀植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状况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长龄壮秧 超稀植
年,卷(期) 2007,(36)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96-1179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1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7.36.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诗顺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08 539 11.0 17.0
2 张根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0 2.0 4.0
3 李玉嵩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水稻
长龄壮秧
超稀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