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2004-01/2005-01作者利用课余时间在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疗法实验室对1例脑卒中6年患者共完成约60次的康复训练.患者女,24岁,脑中动脉梗死左侧偏瘫6年,病后CT检查显示患者大脑皮质的运动区和颞叶受损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选择体育运动中能凋用瘫痪肌的多种运动动作为练习内容,用音乐控制运动节奏,以授课的形式进行康复训练.根据Brunnstrom功能评定方法,采用录像和照像对训练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并适时地调整运动处方.Brunnstrom功能评定标准包括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6个阶段,即弛缓阶段、痉挛阶段、联带运动阶段、部分分离运动阶段、分离运动阶段和正常运动阶段.结果:通过60次康复训练,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已从痉挛阶段康复到分离运动阶段.结论: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痉挛阶段到分离运动阶段的康复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阶段性康复训练结合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
中风
偏瘫
上肢痉挛
阶段性康复训练
互动式头针疗法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运动疗法
肌痉挛
"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运动想像'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偏瘫上肢从痉挛阶段到分离运动阶段的运动康复:个案报道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康复 偏瘫,康复 运动疗法
年,卷(期) 2007,(52) 所属期刊栏目 康复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74-104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3
字数 49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5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宁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公共体育部 23 7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血管意外/康复
偏瘫,康复
运动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