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脑干缺血的微创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局灶性脑水肿的诊断.方法 在大鼠椎动脉进入椎体处用微银夹夹闭椎动脉的方法,建立可逆性脑干缺血模型,实时检测脑干诱发电位和电镜检查.结果 本方法模型成功率达86.15%.缺血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值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同期值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0.5、1.0、1.5、2.0、2.5、4.0 h均非常显著延长(P<0.01).结论 本组模型建立简便有效,使用脑干诱发电位可作为无创性脑干局灶性水肿的敏感诊断手段,临床及时诊断局灶性脑干有价值.
推荐文章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地黄饮子
局灶性脑缺血
TTC染色法
大鼠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
疾病模型,动物
脑干
脑缺血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脑干缺血的微创模型及其局灶性脑水肿的诊断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动脉 局灶性脑水肿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555.2007.1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动脉
局灶性脑水肿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药
旬刊
1673-7555
11-5547/R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80-60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13
总下载数(次)
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