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手运动功能恢复后纵向fMRI表现.方法:于2003-12/2006-02选择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例,为脑卒中组.经CT或MRI证实脑梗死、出血,病灶可以累及运动皮质、内囊、基底节或脑干.发病时患侧手握力至少减低到4-级或以下.康复期(到行fMRI时)握力恢复到4+级以上,所用康复方法不限.行fMRI检查时间分别在发病后2个月和6个月.患者均知情同意.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为右利手,其中7例完成双侧手运动fMRI,另8例仅完成右侧手运动fMRI.观察指标:①非量化指标:观察双侧主要感觉运动区(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SM1)的激活位置、形态、范围和分布,观察运动前区(Premotor cortex,PM)、补充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角回运动区(Cingulate motor areas,CMA)和非运动区的激活出现率.②量化指标:测量SM1的激活体积:用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每一层SM1区激活的面积,相加后乘以层厚.侧方指数按公式计算:侧方指数=(对侧SM1激活体积-同侧SM1激活体积)/(对侧SM1激活体积+同侧SM1激活体积).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手运动SM1区fMRI表现:激活区在中央前后回区,可在侧脑室顶以上2~6个层面观察到.激活区的形态呈斑片或不规则状,不同个体或左右手之间不完全相同.右、左手运动的对侧SM1激活体积、同侧SM1激活体积和侧方指数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手运动非主要运动区和非运动区fMRI表现:非主要感觉运动区及非运动区的激活体积明显比SM1区小,以PM激活的出现率最高,CMA激活出现率最低,其他非运动区,除颞叶、枕叶外,出现率都比较低或无出现激活.③脑卒中后偏瘫手运动SM1区fMRI表现:在脑卒中后的2个月和6个月,无论哪侧患肢运动,在双侧SM1区均表现为斑片或不规则的激活影像,与正常对照组的激活区相似.脑卒中患者梗死后2个月与6个月右、左侧患手运动对侧SM1激活体积相近;梗死后2个月右、左侧患手运动同侧SM1激活体积大于梗死后6个月;梗死后2个月右、左侧患手运动侧方指数小于梗死后6个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脑卒中患者梗死后2个月:右、左侧患手运动时,对侧SM1激活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侧SM1激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97±704),(195±152)mm3;(1 661±962),(352±399)m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12,3.240,P<0.05).右、左手侧方指数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58±0.679,0.853±0.104;0.042±0.553,0.726±0.29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05,-3.285,P<0.05).⑤脑卒中患者梗死后6个月:右、左侧患手运动时,对侧SM1激活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右侧患手同侧SM1激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17±915),(195±152)m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1,P<0.05);左侧患手同侧SM1激活体积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右、左手侧方指数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脑卒中后偏瘫手运动非主要运动区和非运动区fMRI表现:非主要运动各区和非运动区的激活体积比SM1区小,非主要运动区梗死后2个月时双侧PM、CMA激活区出现率均高于梗死后6个月;梗死后2个月时右侧SMA激活区出现率高于梗死后6个月,左侧SMA激活区出现率低于梗死后6个月.非运动区左颞叶区、左额前区、左顶后区激活出现率稍高,丘脑、基底节出现率稍低,梗死后2个月与6个月比较总体差别不大.结论:脑卒中后康复者,其对侧SM1激活体积在早期(梗死后2个月)已趋向稳定,同侧SM1区早期仍有明显代偿现象,晚期(梗死后6个月)趋向正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卒中后偏瘫手运动功能的恢复:纵向fMRI对照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纵向fMRI 运动功能
年,卷(期) 2007,(2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66-42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2
字数 6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2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碧玲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242 2296 23.0 33.0
2 黄穗乔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68 494 12.0 18.0
3 钟镜联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76 966 18.0 27.0
4 王艺东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1 216 7.0 12.0
5 陈志光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3 10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纵向fMRI
运动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