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在组织损伤的修复和更新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腱鞘成纤维细胞和Ⅰ型胶原在肌腱愈合和粘连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胶原产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4-07/2005-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3.5~4.5 kg,由青岛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胶原酶(sigma), Ⅰ、Ⅱ、Ⅲ型胶原抗体(Sigma),转化生长因子β1(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方法:按文献方法进行将实验兔届趾肌腱分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并培养,将3种细胞采用含血清培养液培养后,转移到不含血清的培养液中,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每孔加入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照组不予添加.主要观察指标:①用细胞计数法观察培养1,2,3,4 d各组细胞增殖情况.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培养4d后Ⅰ、Ⅱ和Ⅲ型胶原的产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2组细胞的各型胶原含量.③采用RT-PCR定量检测2组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不同剂量的转化生长因子β1(0,5,10,15和20 μg/L)作用于3种细胞的Ⅰ型胶原含量.结果:①每种细胞培养1 d后增长率相近,培养2~4 d,腱鞘细胞增殖率显著增高.与其他两种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3种细胞均可以产生Ⅰ、Ⅱ、Ⅲ型胶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测定胶原结果显示:各组腱鞘细胞产生的3种胶原量最多,且实验组各种细胞Ⅰ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0.01).③实验组腱鞘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比对照组增加1.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④胶原产生量在5~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时明显增加,而转化生长因子β1增加到10~20 μg/L时胶原产生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增加腱鞘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胶原的产生和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在肌腱损伤后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可能对肌腱帖连的防止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