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前期对整体动物的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此次主要定量测定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核因子кB mRNA的表达,探讨黄芪多糖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7-01/03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原代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ScienCell公司:从人心肌组织中分离后立即冻存).②实验过程及分组:以体外缺氧再复氧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再灌注损伤组、黄芪多糖组(分为100,50,25 mg/L3个亚组,在缺氧/复氧的同时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50 μmol/L,于缺氧前加入,预处理30 min后吸弃).③实验评估: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核因子к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复苏16 h细胞散在分布,胞体肥厚、透明,呈菱形或多角形;36 h形成多个小岛样克隆;48~72 h细胞约85%融合,呈铺路石样生长.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动力曲线平滑.每条曲线均有较明显的指数扩增期;扩增回归曲线的回归系数均>0.990,起始模版浓度与Ct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正常对照组比,缺氧再复氧可明显增加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核因子кB mRNA的表达(P<0.05,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均明显抑制缺氧再复氧后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P<0.01); 核因子кB mRNA的表达在黄芪多糖50 mg/L剂量组中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再灌注损伤的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核因子кB 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黏附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核因子кB在缺氧再复氧损伤后的表达与黄芪多糖的干预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胞间粘附分子1 核因子кB 组织构建
年,卷(期) 2007,(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55-82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63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4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陵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脑病研究室 124 1829 23.0 35.0
2 朱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內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178 8.0 13.0
3 陈立新 北京王府中西医結合医院心血管內科 5 11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芪多糖
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胞间粘附分子1
核因子кB
组织构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