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将伞式经跟骨缝合法作临床实验,并与其他不同缝合组合作应力分析,从而为临床提供术后无须石膏固定修复技术的科学依据.方法:临床实验于2001-05/2006-08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对急性跟腱断裂患者7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4例,共11例,进行前瞻性手术治疗,端对端运用伞式经跟骨缝合法采用0-0普迪斯缝线、腱周采用交叉缝合法采用3-0无创缝线,术后随访平均36个月.应力实验于2002-11/2003-05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完成.按L(45)16正交实验设计,对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跟腱断裂模型,以4种不同端对端缝合方法(伞式经跟骨缝合法、改良Kirschmayer缝合法、Motta缝合法、Kakiuchi缝合法)、4种不同缝合材料(0-0薇乔线、2-0慕丝线、3-0薇乔线、0-0攀状尼仑线)、4种不同腱周缝合方法(连线缝合法、城垛样缝合法、交叉缝合法、间断缝合法),在局部麻醉下组合修复、修复后分笼喂养,术后4种不同愈合时间(0,7,14,21 d)对离体跟腱进行应力分析,正常对照组为16只同种单侧跟腱.结果:临床实验:11例患者术后均狭得随访,按Arner-Lindholm法评定优良率100%,10例跟腱断裂患者切口均Ⅰ/甲愈合.应力实验:32条跟腱模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伞式经骨缝合法的极限强度平均为(3.09±0.35)N/mm2,Kirschmayer法,Motta法,Kakiuchi法平均分别为(1.61±15.5)N/mm2,(1.54±0.13)N/mm2,(1.31±0.11)N/mm2,前者分别比后者平均高48%,50%,58%.②伞式经骨缝合法刚度平均达(282.47±18.31)N/mm,Kirschmayer法,Motta法,Kakiuchi法平均分别为(229.38±17.41)N/mm,(238.98±15.27)N/mm,(225.81±22.07)N/mm,分别相差19%,15%,20%.③伞式经骨缝合法的比能平均为(0.92±0.06)J/mm3,Kirschmayer法为(0.66±0.04)J/mm3,Kakiuchi法和Motta法平均为(0.36±0.03)J/mm3,与前者相差60%,28%.④伞式经骨缝合法的最大拉伸载荷平均为(159.38±16.00)N,Kirschmayer法,Motta法,Kakiuchi法平均分别为(138.13±14.00)N,(109.38±8.20)N,(98.13±15.00)N,高于后3者13%,31%,38%,平均高于27.3%.但与正常组相比(367.14 N),两者相差50%以上.⑤伞式经骨缝合法载荷-应力强度增长速率比其他缝合方法快.以上所有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伞式经跟骨缝合方法术后无须石膏固定,且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实验中伞式经跟骨缝合方法生物力学明显优于其他3种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在运动状态下跟腱愈合的方向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