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变化,为堆肥工艺的优化和人工接种腐熟菌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技术研究了人工接种堆肥、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结果]传统培养方法显示两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均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变化,堆肥整个过程中细菌数量占优势;人工接种NMF菌群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总体数量,丰富了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促进了堆肥菌群演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接种NMF菌群能够提高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堆肥反硝化作用,有利于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同时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结论]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对于了解堆肥进程、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与分子多态性的变化
堆肥
微生物群落
分子多态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堆肥化
微生物群落动态
微生物
谷糠和堆肥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的研究
谷糠
草炭
堆肥
载体
微生物菌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比较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生理群
年,卷(期) 2007,(23)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19-7220,72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3
字数 2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7.23.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为一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78 1365 21.0 34.0
2 徐大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6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14)
二级引证文献  (20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5(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堆肥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生理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