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为对云南强震活动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基于Haskell二维地震位错模型,建立了用地震矩M0和体波震级mb估算地震震源构造剪应力强度τ0值的关系,并利用此关系,根据美国地质凋查局提供的1977~2005年间东亚滇缅弧-安达曼地震活动带上强震活动的震源机制解、地震矩M0和体波震级mb,对该区的地震应力图像和板缘动力学机制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缅甸弧-安达曼板缘地震带的强震活动主要反映了板缘地震活动的特点,其平均剪应力τ0值为8.8 MPa;云南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少量强震活动主要反映了板内地震活动的特征,其平均剪应力τ0值为13.5 MPa,板内地震统计得出的平均剪应力值是板缘地震的1.5倍.喜马拉雅山弧形区域主压应力方向(P轴)优势方向为NE向,但青藏高原东南的云南地区则表现出向ES方向的强烈偏转,这可能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挤压以及缅甸弧的弧后扩张相互作用引起的.
推荐文章
安达曼弧与缅甸、云南强震相关性研究
强震
相关性
活动期
安达曼弧
缅甸平原
云南
2009年8月11日安达曼群岛Ms7.5地震热红外变化
卫星红外遥感
强震
热红外异常
小波变换
相对功率谱
安达曼群岛地震
全球地震台网记录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的地幔波
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
地幔瑞利波Ri,j
地幔妹泽波Mi,j
无频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缅弧-安达曼强震活动带地震应力图像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剪应力τ0值 震源机制 应力图像 东亚地震带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08.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嘉政 81 904 14.0 26.0
2 钱晓东 56 462 11.0 18.0
3 赵小艳 42 193 9.0 11.0
4 刘丽芳 47 493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6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剪应力τ0值
震源机制
应力图像
东亚地震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