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Mn(Ⅱ)与Pd(Ⅱ)为催化剂的吸收净化溶液对黄磷尾气中的PH3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混合气中O2浓度、温度、入口PH3浓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变化与磷化氢净化效率曲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中较佳的氧含量为5%;在20℃至75℃范围内,低温对催化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入口浓度和低气速均有利于对PH3的净化;吸收液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推荐文章
JC系列催化剂上氧化脱除黄磷尾气中PH3、H2S
黄磷尾气
一氧化碳
磷化氢
硫化氢
氧化催化
活性炭
催化氧化净化黄磷尾气中PH3
黄磷尾气
催化剂
PH3
催化氧化法脱除黄磷尾气中PH3、H2S催化剂的性能与再生
黄磷尾气
一氧化碳
磷化氢
硫化氢
再生
氧化催化
PdCl2-CuCl2液相催化氧化净化黄磷尾气中PH3
黄磷尾气
磷化氢
催化氧化
过渡金属离子
净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磷尾气中PH3液相催化净化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磷尾气 磷化氢 液相催化氧化 过渡金属离子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1
字数 1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44.2008.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平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03 5986 37.0 54.0
2 易玉敏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34 4.0 4.0
3 瞿广飞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2 163 8.0 10.0
4 蔡樱英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20 2.0 4.0
5 刘维维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20 2.0 4.0
6 徐畅平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磷尾气
磷化氢
液相催化氧化
过渡金属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环境
双月刊
1001-3644
51-1154/X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62-7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2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3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