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疆油田七东区目的层位为近物源辫状河流沉积.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显示:八4和八5为2套大型的砂砾岩一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正韵律旋回沉积,储层段是以凝灰岩岩屑为主的岩屑或长石质岩屑砂岩;层内发育着以次生溶孔与微孔-弯片状及管束状喉道为主的孔喉组合.根据孔喉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八4和八5主力储层划分为4类不同级别的储层.研究区内第Ⅰ类储层最多,第Ⅱ、Ⅲ类次之,第Ⅳ类最少.
推荐文章
吐哈盆地巴喀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相研究
巴喀气田
下侏罗统
八道湾组
沉积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
七中东区八道湾油藏调驱技术
调驱
剩余油
数值模拟
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特征及成因——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为例
深层碎屑岩储集层
正常最大原生孔隙度
次生高孔带
成因机制
早侏罗世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准噶尔盆地深层致密油储层特征及致密化成因——以莫索湾—莫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为例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莫北地区
八道湾组
深层致密油储层
致密化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七东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孔喉特征 储层评价 八道湾组 新疆油田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24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军 88 1691 17.0 39.0
2 汪彦 16 239 8.0 15.0
3 赵冉 8 37 3.0 6.0
4 陈果 1 8 1.0 1.0
5 张晓东 1 8 1.0 1.0
6 李振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4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层特征
孔喉特征
储层评价
八道湾组
新疆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