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吴咸中院士主要贡献包括:一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吴成中教授以"肯定疗效,探索规律,改革剂型,研究机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思路及基本内容.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曾认定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为中国5个世界领先的医学项目之一,确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的完整体系和学术地位.二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疑难急性疾病上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多脏器衰竭(MODS/MOF)等腹部疑难危重症疾病,大大降低了病死率.三是首倡"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发展.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吴咸中教授对通里攻下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及理气开郁法等代表方剂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并且从单个治则研究转向不同治则之间的协同或增效作用的研究,预计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能取得蓖大进展.四是形成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与微创技术三者完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成中教授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出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五是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在吴成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奋斗、和谐交替、持续发展的局面.吴咸中教授先后培养硕、博士近百名,他所领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界最富活力且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 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成中教授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五是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在吴成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奋斗、和谐交替、持续发展的局面.吴咸中教授先后培养硕、博士近百名,他所领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界最富活力且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 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成中教授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五是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在吴成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奋斗、和谐交替、持续发展的局面.吴咸中教授先后培养硕、博士近百名,他所领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界最富活力且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 美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成中教授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 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五是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在吴成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殚心竭力半世纪中西合璧一目标
来源期刊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两医结合 急腹症 主要贡献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院士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031
字数 10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咸中 40 621 13.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两医结合
急腹症
主要贡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043
12-1391/R
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8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