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吉林省1923-2005年问育成的3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 197.80 kg hm-2到2005年的2 305.54 kg hm-2,82年来增加了1107.73 kg 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 kg hm-2.随着产量的提高,株高降低,主茎直径增加,节数增多,节间缩短,分枝减少.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复叶数目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于产量的提高贡献最大;产量与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大豆产量的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库容量增加,源器官叶片的同化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