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多次挤出的熔体流动速率和氧化诱导期(OIT)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苯并呋喃酮与抗氧剂1010及168的三元复合抗氧体系对聚丙烯(PP)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挤出温度为250℃,添加浓度均为1 g/kgPP的情况下,含5-叔丁基-7-甲基-3-(4-甲氧基苯基)-3-氢-苯并呋喃-2-酮(ANBF2)的三元复合抗氧剂所稳定PP在5次挤出之后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小,具有最优的加工稳定性;同时OIT值最大,体现出在含氧条件下最好的热稳定性.在保持ANBF2/1010/168三元复合抗氧体系中1010和168的添加量不变情况下,降低了ANBF2的含量与工业化产品Irganox HP-2225比较,当ANBF2添加量仅为Irganox HP-136添加量的1/3时,ANBF2/1010/168三元复合抗氧剂仍具有比Irganox HP-2225更优的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推荐文章
抗氧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聚丙烯
抗氧剂
热稳定性
聚丙烯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及发展趋势
聚丙烯
抗氧剂
现状
发展趋势
聚丙烯瓶装氯化钠注射液中抗氧剂迁移量的测定
抗氧剂
氯化钠注射液
聚丙烯输液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丙烯纤维在砂浆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
聚丙烯纤维
力学实验
断裂能
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并呋喃酮类复合抗氧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苯并呋喃酮 聚丙烯 复合抗氧剂 熔体流动速率 氧化诱导期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助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5.1+4
字数 35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品工程系 112 958 16.0 27.0
2 孟鑫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品工程系 26 322 6.0 17.0
3 蔡智 11 96 5.0 9.0
4 侯松涛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品工程系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呋喃酮
聚丙烯
复合抗氧剂
熔体流动速率
氧化诱导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0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