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纳米铜染毒大鼠的血清代谢成分变化,结合常规血液生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纳米铜短期暴露的损害特征,寻找损害早期的代谢标记物,揭示血液代谢表型变化与纳米铜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溶剂对照组(1%HPMC),微米铜(200 ms/kg)组和3个不同纳米铜剂量(50、100和200 mg/kg)组,共5组,每组6只,10 ml/kg经口染毒,每日1次,连续5d,次日麻醉采血制备血清,进行核磁共振和血液生化分析,同时摘取肝肾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纳米铜200 mg/kg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尿素氮和肌酐均明显升高,伴随碱性磷酸酶和总胆固醇明显降低;肝细胞出现点状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和棕黄色结晶物沉积,肾小球亦受累及;50、100 mg/kg剂量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升高,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脏无明显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微米铜染毒大鼠仅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表明50~200 mg/kg纳米铜短期暴露可引起能量代谢紊乱和剂量依赖性的血清甘油三脂、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水平升高.结论:相同质量浓度的纳米级铜粉毒性明显大于微米级铜粉,肝脏和肾脏是大鼠纳米铜暴露的潜在靶器官,其损害可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紊乱有关.
推荐文章
Z24经口染毒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毒性
Z24
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
姜炭
温经止血
核磁共振
基于毛细管电泳法人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
毛细管电泳
代谢组学
人血清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铜经口染毒大鼠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癌变·畸变·突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H NIVIR 纳米铜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35
字数 4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8.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青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10 116 6.0 10.0
2 吴纯启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59 413 11.0 17.0
3 马华智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12 77 5.0 8.0
4 杨保华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3 21 3.0 3.0
5 雷荣辉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H NIVIR
纳米铜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癌变·畸变·突变
双月刊
1004-616X
44-1063/R
大16开
广东省汕头市新陵路22号汕头大学医学院内
80-28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44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