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指标特征也具有很好的划界指示意义.综合各项科学指标的划界结果表明: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13.5 km处;其中水文指标和化学指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的河海划界在距离A03站位以东的9~10 km处;地质指标(地形法)在2 km处,地质指标(地貌法)在13.5 km处;生物指标法在7.5 km处;而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有机碳等指标不宜作为河海划界指标.
推荐文章
层次分析法在黄河口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
黄河口
河海划界
黄河口河海划界标准研究
河海划界
自然属性
三角洲
黄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在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口 河海划界 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6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1
字数 5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74.2008.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振会 37 639 16.0 24.0
2 陈友媛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 467 9.0 21.0
3 杨应斌 2 41 2.0 2.0
4 GAO Li 1 6 1.0 1.0
5 JIA Yong-Gang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口
河海划界
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