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后菌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电镜检查在隐球菌活力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8例经过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8周后,脑脊液中仍然可以查见隐球菌的患者,采用透射电镜对其脑脊液中的隐球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隐球菌菌体结构都显示了明显的变异:菌体大小差异显著,菌体形态变化明显;荚膜结构紊乱,菌体内可见空洞状或多个巨大脂滴,部分菌体胞膜破损,胞浆溢出.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后虽然脑脊液中还存在菌体,但是菌体的超微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提示菌体活力降低或死亡.电镜检查可以作为隐球菌活力判定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高隐球菌脑膜炎疗效判定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隐球菌性脑膜炎21例临床分析
隐球菌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1例临床分析
隐球菌性
脑膜炎
诊断
4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隐球菌
脑膜炎
诊断
鞘内注射
治疗
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治疗后隐球菌超微结构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隐球菌 电镜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9.5
字数 17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08.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241 1311 16.0 24.0
2 朱元杰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45 130 6.0 8.0
3 顾菊林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72 377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球菌
电镜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