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学邻近校正(OPC)技术已经成为纳米级半导体工艺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目前在OPC中多边形的切分算法均基于配方(recipe),但随着特征线宽减小及版图越来越复杂,用于切分的配方难以覆盖所有的情况;不完备的配方引发或加剧了芯片上的纹波、断线和桥连等现象.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光刻模型的动态自适应切分算法,根据不同的光刻模型和几何环境可以给出不同的切分,并且可在校正循环中动态改变切分方式和采样点的放置位置.通过90nm工艺下版图设计的验证,这种切分不仅减少了被切分出的小线段(segment)数量的10%~15%,节省了调试切分规则的时间,而且提高了 OPC的质量,使PRV(post RET verification)错误率降低了35%.
推荐文章
基于光刻模型的光学邻近校正切分优化方法
光学邻近校正
基于模型的切分
纹波抑制
格点搜索
自适应RGV动态调度模型与仿真
RGV动态调度
排队论
FIFS准则
自适应调度
运用自适应球体模型实现肤色动态分割
模式识别
肤色分割
相似度
肤色模型
动态自适应访问控制模型
访问控制
基于行为的访问控制模型
资源生命周期管理
动态自适应
用户历史访问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光刻模型的动态自适应切分OPC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学邻近校正 可制造型设计 动态切分 光刻模型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2-14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305.7
字数 3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8.07.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晔 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20 131 6.0 11.0
2 史峥 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51 176 7.0 11.0
3 严晓浪 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246 1634 19.0 29.0
4 杨祎巍 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学邻近校正
可制造型设计
动态切分
光刻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