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述了制备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与配比参数.采用常规的原材料及通用的制备工艺,以0.14~0.18的极低水胶比,制成了流动性优异、强度特高的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达268mm,扩展度达680mm,90d抗压强度达175.8MPa,365d达到182.9MPa.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施工容易、成本低廉等优势,将成为未来混凝土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文章还讨论了这种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收缩及脆性等问题.讨论表明,这些混凝土所固有的问题,均有获得满意解决的有效途径.文章还展望了这种混凝土的未来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高层建筑泵送特细砂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泵送
施工技术
超高性能混凝土永久模板研制及初步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
永久模板
模板结构
施工方法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
性能
发展
浅谈结构耐久性与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高性能
混凝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与展望
来源期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制备工艺 拌合物配比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混凝土与混凝土施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
字数 6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637.2008.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长辉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109 1436 20.0 31.0
2 蒲心诚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28 584 13.0 24.0
3 刘芳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35 196 7.0 12.0
4 王冲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67 1042 17.0 29.0
5 王勇威 四川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6 76 5.0 6.0
6 万朝均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建材系 34 427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制备工艺
拌合物配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月刊
1000-4637
32-1173/TU
大16开
苏州市三香路718号
28-80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32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