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适;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致死温度为60℃10min.病菌分生孢子在加番茄汁的培养液中的萌发率明显优于其他培养液.其中以麦芽糖番茄汁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最适pH值为9~10,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
推荐文章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樟子松
枯梢病
生物学特性
刺龙芽回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刺龙芽
回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
芦笋茎枯病
拮抗菌
电导率
呼吸
拮抗蛋白
番茄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番茄
青枯菌
生理小种
演化型
序列变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2.4.4
字数 3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8.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睿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6 50 4.0 6.0
2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52 1703 20.0 32.0
3 杨红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4 471 13.0 19.0
4 穆丽松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 61 3.0 4.0
5 孙俊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3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